本报上海讯(记者刘浩)不少消费者选择在冬季服用保健食品来调理身体、强壮体质。面对种类繁多的保健食品及其强大的宣传攻势,上海市消保委建议消费者在选购保健品时,要理性看待,避免落入保健品消费的陷阱。
一要辨清真伪,购买正规的保健食品。国家批准的保健食品的功能共27项,如“增强免疫力、辅助降血脂、辅助降血糖”等,超出范围的则不属于国家食药监总局认可的保健食品。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须认准蓝帽子样标志、批准文号和批准部门,也可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(www.sfda.gov.cn)“数据查询”栏目查询产品的真实情况。
二要正确认识,选择适合的保健食品。消费者在购买时要仔细查看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,如产品的原辅料、功效成分、保健功能、适宜人群、食用方法和食用量以及相关注意事项,避免食用不当而产生不良反应。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物,“疗效”、“速效”不可信,消费者如感到身体不适,应及时就医,以免延误病情。
三要理性消费,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。消费者在购买保健食品时不要听信商家的一面之词,切勿在健康讲座、礼品派送、免费旅游等活动现场上冲动消费,更不要一次性大量购买。购买后,要及时索取发票等凭证,并妥善保管,以便日后维权。身体健康关键还是要靠均衡的膳食营养、良好的生活习惯、愉悦的心理情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