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报讯 (记者褚晓静) 微波炉加热食物会致癌、大蒜能鉴别地沟油、服用泻药可排宿便减肥……这些看似权威的“科普新闻”是真是假?微信朋友圈里这些熟悉的“热传帖”,不知您轻信过哪些?近日,哈市食药监局盘点出今年10大网络食品药品谣言,并请我省食品、药品相关部门专家一一揭开真相,为市民答疑解惑。
小龙虾体内积聚大量重金属
专家辟谣:小龙虾学名“克氏原螯虾”,属节肢动物门甲壳纲螯虾科,原产美国东南部,是具有食用价值的淡水龙虾品种。专家表示,甲壳纲动物有个非常显着的特点,就是会将摄入体内的大部分重金属沉积到外壳上。
因此,只要不食用虾头和虾壳,虾肉里的重金属一般不会超标,引起中毒的可能性也不大。
微波炉加热食物致癌
专家辟谣:微波炉加热食物温度高、烹饪时间短,是有助于营养物质保留的。专家指出,微波炉的原理是将电能转化成热能,食物只是简单地从微波炉中接受热量,只要按要求加热,绝不会发生性质的改变,也不可能产生致癌物。1947年美国发明销售了第一台微波炉,1967年开始普及,现在已是国外家庭、餐馆必备的厨房设备。
方便面的油炸面饼致癌
专家辟谣:在谷物类制品中,比较典型的潜在致癌物是丙烯酰胺,它是由高淀粉低蛋白类食物,如面粉、土豆等在高温烹调时产生的,无论油炸非油炸,只要高温加热都会产生。在125℃以上油温煎炸过程中,25千克以上的动物一次食用7克才发生反应和变化,而油炸方便面平均含量为15至80微克/千克,远远达不到对健康造成危害的程度。
大蒜能鉴别地沟油
专家辟谣:地沟油含大量的多环芳烃和反式脂肪酸等有害物质,但黄曲霉素含量并不一定超标。单纯以此判断是否为地沟油不全面,而且国际上并没有地沟油的检测方法。
蘑菇重金属超标
专家辟谣:最近一篇《蘑菇还是少吃点吧》的帖子在网络上出现。我省专家指出,和某些食物相比,蘑菇富集重金属的能力确实高,这主要与其生长环境有关。一般说来,野生蘑菇的重金属含量要比人工栽培的高,而现在市场上出售的蘑菇大部分是在培养基中生长的,根本谈不上重金属超标。
服用泻药可排宿便减肥
专家辟谣:泻药大多属刺激性药物,会形成依赖性,长期大量使用会损伤肠道的蠕动和分泌功能。一旦停药,不仅会加重便秘,还会导致结肠黑变病,增加大肠癌的发病机率。
小孩发热用尼美舒利致死
专家辟谣:网上有一条关于“某市中医院王晓燕主任呼吁,小孩发热不要用尼美舒利颗粒退热治疗,否则会发生瑞氏综合征,甚至导致死亡”的消息广泛流传。专家表示,按药品说明书规定,尼美舒利片禁用于12岁以下儿童,根据临床监测,截止目前尚未发现因使用该药而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。
玛咖可以改善性功能
专家辟谣:玛咖在产地南美就是一种蔬菜,类似萝卜,人畜都可以食用。它富含玛咖酰胺、玛咖烯及芥子油苷等活性成分,对抗疲劳,改善中老年人睡眠有一定效果,网传的功能根本不靠谱。
13种药品为毒胶囊药品
专家辟谣:日前,微信圈里称有13种百姓常用药品均为有毒胶囊药品。经核实,国家食药监局近期并未发布此通报,网传的13种药品系国家药监局2012年4月通报的铬超标胶囊药品,目前涉案药品已被叫停。
哈市食药监局提醒广大市民,网络谣言不可轻信,日常生活应当做到科学、健康地饮食,合理、安全地用药,如遇问题可拨打食品药品监督举报热线12331进行举报。
“维生素B17”是抗癌良药
专家辟谣:“维生素B17”是一种氰苷类物质,虽被冠以“维生素B17”的名号,但从未被科学界认可。服用这种物质不能预防更不能治愈癌症,还可能出现氰化物中毒的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