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美特咨询微信
当前位置: 首页> 中国食品
新闻中心
中国食品
权威发布
国际食品
国际预警
食品科技
外讯导读
观点评论
产经企业
会展动态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» 中国食品
保健食品“食”不姓“药”
   时间:2006-05-16  点击数:390     
    出场专家:刘建文中国食品工业协会营养指导委员会副主任,中国老年保健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
    
    当今,无论您家是有面临高考、中考的学生,还是中老年人都会想到买些保健食品。据“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”显示:我国城市中营养补充剂使用率为10.1%,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增强,保健食品的确在人们生活中越来越占有一定的重要位置。
    
    保健食品功能不同吃法各异
    
    当前规定保健食品具有27种功能,人的一生经历儿童、少年、青年、壮年、中年、老年不同的生命阶段,各个阶段的生命活动和器官的机能不尽相同,同时各年龄段的生存环境、生活习惯、工作情况也不尽相同,故所用的保健食品也不会完全相同。
    
    应按健康状况、年龄阶段、从事职业、地理环境、生理条件、不同性别进行选择。如亚健康人群以选用免疫调节产品为主,面临考试及工作特别紧张者,可选用抗疲劳或增强记忆的产品,如越洋长途旅行可选用褪黑素调整时差,如参加登山运动,可选用耐缺氧及抗辐射产品,老年人可选用抗氧化产品并适量补充维生素及矿物质。
    
    总之,按照个体需要,对照标示的保健功能,详细阅读说明书,然后选用,庶不致误,同时还要注意“不宜人群”如孕妇、儿童、过敏体质等禁忌,以免引起不良反应。
    
    保健品不以治病为目的
    
    保健食品旧称“补品”,中国人自古笃信“食补”,有谓“药补不如食补”,俗话说“是药三分毒”,对此,历代医家的著作中多有表述:“药性刚烈,犹者御兵,兵之猛暴,岂容妄治”,而“食能排邪而安脏腑,悦神爽志以资气血”,主张“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无畜为益,五菜为充”,中华民族利用饮食藉以养生,补虚损、复元气,已有几千年的历史,当前市场上的保健食品,有70%以上源于中医学理论,采用药食两用的中药原料制成,已实现工业化生产,确有调节机体功能和预防疾病的作用。
    
    根据《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(试行)》第二条的规定:“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、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,即适宜于特定xx人群使用,具有调节机体功能,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”。可见保健食品明确的定位为“食品”,据此,患有疾病的人,应请医生进行诊治,而不要把保健食品当药吃,以免错过医治的有利时机。
    
    看好批准证书做好感官检查
    
    服用保健食品,首先要保证安全,按规定不得有毒副作用,不能产生急性、亚急性或慢性危害,然而有少数不法厂家,在保健产品中违法加入西药,如在抗疲劳产品中加入“枸橼酸西地纳菲(伟哥成分)”,服后能诱发心脏病,又如减肥产品中加入“西布曲明”、“芬弗拉明”、“麻黄碱”等,严重危害可致人于死,还发现“调节血糖”、“促进睡眠”等类产品有的违法加入西药。在选择时要注意有信誉的商家,必要时可索取“批准证书”及“化验报告”,以保安全。
    
    购买前还要做好感官检查:包装有无破损,如罐装“胖听”,说明已腐败变质。液体发生沉淀、絮状物、浑浊、分层;片剂飞边、毛刺、膨胀、霉斑;包衣片发生脱壳、粘连、龟裂、露片、麻面、花斑;胶囊剂吸湿霉变、粘连、脆裂;散剂及颗粒剂色泽不一致、潮湿结块、发霉;丸剂大小不一、色泽不同、松散、潮解;茶剂发生霉斑或菌丝等等,此外,根据《保健(功能)食品通用标准》“不得有令人厌恶的气味和滋味”的规定,以上情况均属于不合格产品。
    
    买回健康走出误区
    
    花钱买健康,已成为现代的消费时尚,对待保健品,需要走出以下误区:
    
    1.否定保健品的功能不相信保健品的补益作用,对保健品不屑一顾。其实假劣产品还是少数,不能以偏概全。
    
    2.欲求速效,过量服用结果欲速不达,反而有害,历史上为求长生不老,滥用补药,因服用丹石而死者不乏其人,而今流行服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,如剂量过大,也会受害。
    
    3.迷信补品误信“有病治病,无病强身”的广告,而长期滥用,甚至终生服用,造成过分依赖,导致生理功能紊乱,中医谓之阴阳失调,气血不和,不仅浪费钱财,反而“误补益疾”,有害健康。
    
    4.只求唯贵唯缺,不惜重金购买对价格昂贵和稀缺的保健品趋之若鹜,如老山人参、野生灵芝、虫草,确为上佳补品,但身体健壮者,如滥用人参,就会发生腹胀、食欲不振、烦躁、头晕、失眠、鼻出血、血压升高等一系列不良反应,因此还要科学进补,切勿自误。
    
    海外食情
    
    泡菜不但韩国人爱吃,许多中国人也很喜爱。但是您是否真的了解韩国泡菜?5月11日,韩国政府颁布了新的泡菜卫生质量标准,提出了新的泡菜卫生标准。新标准规定,泡菜产品中不可查出蛔虫,蛲虫、鞭虫、东洋毛样线虫或是这些寄生虫的卵。而且,泡菜产品中的铅含量要控制在0.3ppm(毫克/公斤)以下、镉含量要在0.2ppm(毫克/公斤)以下,如果超过这个标准,将被禁止流通。
    
    韩国政府颁布泡菜卫生新标准
    
    去年,中国和韩国曾经产生泡菜贸易摩擦。去年9月,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称“中国产的泡菜铅含量超标”,10月下旬,中国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也从韩国生产的10种泡菜等食品中检验出寄生虫卵。“寄生虫卵泡菜”事件,不但对韩国整个泡菜产业带来巨大打击,还引起中韩两国的泡菜贸易摩擦。韩国食品医药品安全厅有关人士表示,以中韩两国因寄生虫卵泡菜争议而引发的泡菜纷争为契机,韩国政府认为需要修改泡菜食品卫生标准和规格,所以出台了这一新标准。
    
    泡菜是韩国最主要的菜肴之一,是一种以蔬菜为主原料,各种水果、海鲜及肉类为配料的发酵食品。泡菜的主材料有白菜、萝卜、小萝卜、茄子、黄瓜、辣椒、生菜等,副材料有黄豆芽、辣椒叶、沙参、海芹、南瓜、梨、小葱、韭菜、栗子、松子、冻明太鱼、野鸡、鸡、鳆鱼、比目鱼、墨斗鱼、虾、柚子、黏米、鱿鱼、黄花鱼、带鱼、野蒜等,作料有辣椒面、蒜、姜、葱、盐、白糖、芝麻等,酱有虾酱、带鱼酱、黄花鱼酱等。泡菜不但味美、爽口,而且具有丰富的营养,是韩国餐桌上不可缺少的主要开胃菜。
    
    韩国泡菜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。韩国的冬季寒冷、漫长,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产生的大量乳酸菌,成为韩国人从食品中取得必要营养的一种途径。最初的泡菜只是用盐来腌制蔬菜,到16至17世纪,从海外传进来的辣椒使泡菜的制作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。辣椒能够去除用鱼类制作泡菜的腥味,韩国人便将辣椒当做香料使用,从而诞生了种类数不胜数的韩国泡菜。泡菜的种类按材料分共有187种,其中白菜泡菜25种、萝卜泡菜62种、黄瓜泡菜10种、海藻类泡菜5种、其他蔬菜泡菜54种。如果细分起来,其种类不下上千种。
    
    制作韩国泡菜的原料都是新鲜的各种蔬菜,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和无机物,既能为人体提供充足的营养,又能预防疾病。泡菜中含有维生素A、B、C及钙、磷、铁、胡萝卜素、辣椒素、纤维素、蛋白质等多种丰富的营养成分,其中绿色蔬菜和辣椒含有大量维生素C和胡萝卜素,能起到抗癌的作用;蔬菜中的纤维素对预防便秘和抑制大肠癌有疗效,并可降低胆固醇,对预防高血压、动脉硬化等成人循环系统病症有疗效;泡菜中的辣椒、蒜、姜、葱等刺激性作料可起到杀菌、促进消化酶分泌的作用。
    
(转载自《北京青年报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