富美特咨询微信
当前位置: 首页> 中国食品
新闻中心
中国食品
权威发布
国际食品
国际预警
食品科技
外讯导读
观点评论
产经企业
会展动态
您现在所在的位置: 首页 » 中国食品
食药监总局抽检瞄准行业龙头 将重点整治保健品市场
  文章来源:中国广播网    作者:车丽 时间:2016-04-21  点击数:198     

    央广网北京4月21日消息(记者车丽)据中国之声《央广新闻》报道,国家食药监总局日前发布了《2016年食品药品监管总局重点抽检食品生产企业名单的通告》,这份通告涵盖40家保健食品企业,继去年颁布“史上最严药物临床试验数据自查令”之后,对保健品行业进行整治,涵盖的企业多为行业龙头。

    打开此次重点抽检食品生产企业名单,包括保健食品、特殊膳食食品等在内的28大类共1452个企业,其中保健品企业40家。所涵盖的企业也都是行业里的龙头,例如保健茶领域龙头碧生源,哈药集团制药六厂,天然维生素巨头养生堂子公司海南养生堂药业有限公司等,同时还有外资巨头完美中国有限公司等榜上有名。中国保健协会副理事长贾亚光说,首次公布针对保健品领域的抽检企业榜单,此前没有先例。随着我国保健品市场蛋糕持续扩大,市场规模已增至2015年的4500亿元,与此同时,虚假宣传、质量安全等问题造成的市场乱象也层出不穷。

   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副教授朱毅表示,保健品行业最大的问题在于它正在沦为广告营销业。广告宣传和产品质量之间的落差太大,违规产品介绍、夸大宣传随处可视。这些行业潜规则已经成为堂而皇之的显规则。更大的问题是非法添加,比如在一些声称减肥的食品里加入违规激素等非法添加剂;在降血糖的保健品里加入降血糖的西药;排毒养颜的就加入腹泻的,这些非法添加都有可能给消费者造成很严重的健康损害。

    据了解,目前我国保健食品生产行业的批号持有企业有2500多家,产品批文有1.5万多个,市场上的保健产品已经超过了5000个。

    朱毅表示,抽查行业龙头公布名单,显示出药监部门由上而下的整顿决心。新《食品安全法》中,审批和备案是双轨的,事前的门槛现在放低了。如果把这40家单拿出来,至少证明食药监局事后不松懈的严格态度。对于获得批号的保健品,即需要实行严格监管。查的40家是为了比对其他没有被查到的,起到防患于未然的震慑作用。

    中国保健品市场蛋糕持续扩大,市场规模已增至2015年的4500亿元。但与此同时,层出不穷的虚假宣传、质量安全等问题,饱受诟病。

    目前,我国保健品生产行业的企业2500多家,产品批文1.5万多个,市场上的保健产品超过5000个,可见市场之大。但我国保健品市场环境确实令人担忧。制作销售假保健品、在保健品中掺入西药、夸大保健品的功效、以保健品代替药品等情况屡见不鲜,而且以各种欺诈的手段进行销售等问题也随处可见。

    在各种媒体刊物上,大量夸张保健品功效的广告宣传极大诱惑、吸引着中老年患者。更有不计其数的销售人员在公园、社区等公共场所散发各种保健品小广告等。

    归纳起来,保健品市场有几个突出乱象:第一,虚假宣传和夸大保健品的功效。保健品的消费对象以中老年人群为主。正因为许多老年性疾病无法完全治愈,也就给了保健品夸大其功效的宣传空间。一些保健品在名称制定以及广告宣传方面故意夸大效果,使用一些含有暗示性词语的现象十分普遍,不少中老年消费者都被误导上当受骗。第二,销售方式有明显的欺诈倾向。目前,大多数中老年人购买保健品的渠道并非在药店。多数是通过电话销售和大型健康咨询会现场在这些场合进行购买。产品绕过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管。有一些人假借某某医学研究会、保健学会或编造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医学机构,开办大型健康咨询活动推销保健品。第三,虚高价格骗取老年消费者的钱财。在非正规渠道销售的保健品,即使不是假货,销售者也以一个虚高价格卖给中老年人。推销者往往以进口产品、高科技制品、新产品、具有特殊功效等这些“理由”标出极高价格。虚假保健品屡禁不绝。

    全国消费协会受理投诉的统计数据显示,2015年,保健品投诉案例达到2389例。以北京市为例,北京市消协发布统计显示,保健品投诉在食品投诉中的排行占第一,占食品类投诉总量的26.09%。对此,业内人士表示,保健品市场是事关公众健康的重要领域,各地、各部门首先要联合起来,构建起监管体系,完善保健食品的市场准入和退出机制。此外,还要会同相关宣传部门,落实媒体广告的各项管理制度,强化保健食品广告发布环节的监督。对于那些涉嫌虚假宣传、违犯法律法规的保健食品营销机构,要坚决立案查处。